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

再读胡塞尼《追风筝的人》一个残忍却又美丽的故事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3-02-19 属于 经典语录 栏目  0个评论 11人浏览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本书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是这个世界上唯一 一个用英文写作的阿富汗作家。他不仅向美国人讲述了阿富汗深重的苦难,也讲述了阿富汗曾经的美好和安宁。

  小说《追风筝的人》以史诗般的历史景观和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让全球几千万读者口口相传。自2003年在美国出版,这部小说曾创下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上停留了103个礼拜、在全球共卖了3200万册的壮举。在中国,这本书的累积销量超过500万册。在挪威这样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每四个人就有一位拥有《追风筝的人》……小说中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的故事,至今牵动着无数读者。

  故事开始于2001年12月,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主人公阿米尔,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开始了他的回忆。今年夏季,他朋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电话。拉辛汗是阿米尔父亲的老朋友。阿米尔小时候,拉辛汗非常疼爱他,甚至比他的父亲对他还要好。拉辛汗希望他到巴基斯坦来看望自己。拉辛汗说:“来吧,这里有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他抬起头,望见两只比翼齐飞的红色风筝,带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于是往事浮现在他面前。他想起了26年前那个改变了一切的冬天。

  1975年,主人公阿米尔和父亲生活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座豪宅。阿米尔的父亲是个商人,他不仅富有,还非常慷慨、正直、勇敢;而阿米尔,他喜欢看故事书,喜欢写作,是个身体有点孱弱,性格内向敏感的孩子。阿米尔从小与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一起长大。他们都在刚出生不久,失去了母爱。在第一次开口说话的时候,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说的是“阿米尔。”这仿佛注定了他将成为阿米尔最忠诚的朋友。

  阿米尔喜欢看书,甚至自己写故事,他常常将这些故事讲给不识字的哈桑。哈桑打弹弓总是弹无虚发,又是阿米尔心目中的追风筝高手。

  两人情同手足, 形影不离。然而两个孩子纯洁的友谊,却不为当时的社会认可。

  哈桑是哈扎拉人,是来自阿富汗山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而阿米尔是普什图人,普什图是阿富汗人口最多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因为普什图和哈扎拉这两个民族分别属于伊斯兰教两个不同的教派,两个世纪以来,普什图人一直在迫害哈扎拉人,哈扎拉人被迫逃到阿富汗中部山区聚居,进入种族隔离状态,直到后来才被解放。在故事发生的时代,哈扎拉人仍然备受歧视,哈桑父子俩跟阿米尔父子俩住在一起,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在所有看不惯阿米尔—家的人中,最极端的是恶少阿塞夫。阿塞夫是种族清洗的支持者,发誓要把哈扎拉人赶尽杀绝,建立一个只属于普什图人的阿富汗。他是个虐待狂,随身带一副不锈钢的拳击手套。这—天,阿塞夫拦住了阿米尔和哈桑,打算教训俩人一番。这时,勇敢的哈桑突然捡起一块石头,掏出弹弓,瞄准了阿塞夫的眼睛。哈桑的反抗行为吓到了阿塞夫,他逃走了。

  虽然阿米尔和哈桑亲密无比,阿米尔却从没把仆人哈桑当成朋友,因为父亲把爱毫无保留的分给了哈桑。在哈桑十岁生日那天,父亲找医生为他天生的兔唇做了缝合术。这让阿米尔更加嫉妒。

  每当阿米尔被人欺负,哈桑总是挺身而出,当父亲问哈桑脸上的伤时,阿米尔却敷衍说:“他只是摔了一跤。”而这一切,父亲心照不宣,阿米尔看到了父亲对自己怯懦的厌恶。

  喀布尔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开始了,在阿富汗,人们不比谁的风筝飞得高,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把别人的风筝斗下来。只有你的风筝把其他风筝线全都割断,并且把最后一只掉落的风筝抢到手,才算赢家。为了赢得父亲更多的爱,阿米尔决定赢得这场比赛。阿米尔与哈桑配合默契,割断了所有对手的风筝线,只要哈桑能追到最后坠落的蓝风筝,他们就取得了圆满胜利。阿米尔对哈桑说:“哈桑, 一定要把风筝给我追回来啊。”这时哈桑转过身,手放在嘴边,对他大喊:“为你,千千万万遍! ”其实这句的口语化就是为了你,追一千一万次都没问题啊。包含了最忠诚的友谊还有强烈的尊重感。

  阿米尔迟迟等不到哈桑,便四处寻找。在一个死胡同里,他见到了手里拿着蓝风筝的哈桑。他被以阿塞夫为首的恶少团团围住,阿塞夫说只要哈桑交出风筝,就放他走。但哈桑说,风筝是少爷的战利品,他承诺过要为少爷拿回去的。阿塞夫辱骂哈桑,说阿米尔根本没拿他当朋友,他只是阿米尔的一只丑陋的宠物狗。而哈桑坚定地反击说,不,阿米尔和自己就是朋友。阿塞夫强暴了哈桑。这一幕恰好被匆匆赶来的阿米尔看见。懦弱的阿米尔不敢解救哈桑,独自回到家中隐瞒了一切。

  第在这里,作者交代了阿米尔目睹哈桑为自己牺牲的心理活动。他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耻,也为自己的懦弱找到了合理化的理 由。他想,为了得到父亲的爱,总要付出 一点代价的,而哈桑就是自己付出的代 价,更何况,哈桑是哈扎拉人。

  阿米尔拿着战利品回到家中,果真得到了父亲的赞赏和疼爱。但是,对哈桑的背叛让他深深自责,他无法面对哈桑,也无法坦然享受父亲的爱。他不再与哈桑玩耍,甚至想赶走阿里和哈桑。

  一天,他对父亲说,有没有想过换个仆人?没想到,父亲勃然大怒。他冲阿米尔 大喊,绝对不可能,这里是阿里和哈桑的家,哈桑哪儿都不去!说完,他还把儿子臭骂一顿。就这样,阿米尔好不容易得到的爱又失去了,而他对哈桑的感情,也由羡慕、嫉妒,变成了恨。

  阿米尔13岁生日那天,他诬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和钱。哈桑看了他一眼,洞悉一切 ,承认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虽然父亲原谅了哈桑,哀求他们不要走,阿里却坚决拒绝了父亲,带着哈桑永远离开了阿米尔的生活。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爸爸把家留给朋友拉辛汗照看,辗转移民到美国旧金山居住。在加利福尼亚,父亲谋得了加油站经理的职位,阿米尔也上了大学。哈桑这个名字,似乎已经像阿富汗一 样被父子俩遗忘了。直到有一天,父亲为 阿米尔顺利毕业而庆祝时,说了一 句:“要是哈桑在这里该有多好啊。”阿 米尔才知道,自己已经刻意忘记的人,父亲从不曾忘记。

  周末父子二人到跳蚤市场卖二手用品贴补家用。在那里,阿米尔与美丽的阿富汗姑娘索拉雅一见钟情。当时阿米尔的父亲已经身患癌症,他为阿米尔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到索拉雅家去提亲。阿米尔婚后,父亲因病去世。

  阿米尔的婚后生活很幸福,事业上也如愿 以偿地成了作家,他们想有一个孩子,但始终没能如愿。而对哈桑的背叛,也让阿米尔一直背负着罪恶感。2001 年,阿米尔38岁了,这个夏天,他接到了拉辛汗的电话,故事也就回到了开头那一幕。

  拉辛汗说,他去了巴基斯坦,得知哈桑为了守护阿米尔家的大宅,被残暴地杀害了。拉辛汗还告诉了他一个惊天秘密: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原来,阿里没有生育能力,阿米尔的父亲与哈桑的母亲偷情,生下了哈桑。阿米尔这才明白,正是因为父亲选择过怯懦和欺骗,他才会如此厌恶自己表现出的怯懦和欺骗。这一刻,他明白自己与父亲竟然如此相像,压在他身上的,是父子两代人对哈桑父子两代人的罪。他渴望救赎和释怀,更希望那些年少时做的错事能够随风而去。

  拉辛汗还交给阿米尔一封信,是哈桑亲笔写的。在信中,他还是那么阳光,完全没有提及阿米尔对自己的伤害,仍把阿米尔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哈桑有一个儿子,叫索拉博,这正是阿米尔小时候给哈桑讲的故事里 一个英雄的名字。这个孩子如今流落到了孤儿院。拉辛汗说,他希望阿米尔去一趟喀布尔,把这个孩子救出来。

  再次见到父亲的朋友拉辛汗,他才第一次正视了自己的心,并决定勇敢一次,为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买单。他决定走上赎罪之路,为自己为父亲。于是,他去往喀布尔寻找索拉博。

  索拉博流落到一个头目手中,而这个头目就是当年强暴哈桑的变态阿塞夫。回想26年前,因为自己的怯弱,阿塞夫侮辱哈桑的时候,他没有挺身而出,如今,世道轮回,阿米尔再也无法忍受。他鼓起勇气向恶霸要人,阿塞夫提出决斗,打赢了才能带走这个孩子。阿塞夫戴上不锈钢拳套,轻松毒打毫无还击之力的阿米尔。这里作者写道,阿塞夫把他打飞到墙上,钉子戳进身体,打掉了牙,打裂了嘴,打断了肋骨,然而他却哈哈大笑起来。他笑,是因为压在心头26年的罪终于得到了惩罚。 索博拉不愧是哈桑的儿子,他用形影不离的弹弓打瞎了阿塞夫的左眼。阿米尔和索拉博趁机逃走。

  在伊斯兰堡,因为阿米尔无法证明索拉博是孤儿,收养事宜遇到困难。得知自己有可能再次被送到孤儿院时,绝望的索拉博割腕自杀。幸好抢救及时,索拉博保住了性命。

  在阿米尔带索拉博回到美国之后,遭受心灵创伤的索拉博更加沉默自闭,阿米尔拼命讨好索拉博,但他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一连几个月不说一句线年九一一事件后的一个周末。那天,一家人在草地上玩耍,阿米尔发现索拉博一直抬头张望天上的风筝。于是,阿米尔买了一只风筝,他对索拉博讲了自己小时候和哈桑一起放风筝的故事,示范斗风筝的本领,并成功割断了一根风筝线。这时,一个小小的奇迹发生了,他看到索拉博的嘴角好像微微笑了一下。他说:“你要我去给你追那只风筝吗? ”索拉博做了一个微微点头的动作。阿米尔在转身去追风筝之前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作者留给了我们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为你千千万万遍”,是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句子,也是作者所传达的一种纯粹的爱。

  《追风筝的人》最高超的地方就是,他能够让错的人得到救赎。如果没有索拉博,那么得知真相的阿米尔会悔恨终身,郁郁而终。但奇迹就在这里,索拉博活着,他就像哈桑留给阿米尔的礼物,让阿米尔有机会赎罪。

  愿我们都能完成自我的救赎,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拥抱更好的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追风筝的人,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