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招来网友们嘲讽,可怜这位小朋友还在努力解释:别骂我,我真的不懂,粉丝不用抡数据吗?……
爱豆没数据就没流量,没流量怎么可能得到资源呢?没流量还那么多人看演唱会,不可思议。
《超级女声》只是加了一个短信投票通道,加上来回撕扯的pk增加戏剧感,就大大提升了观众们的参与度。
当时几大电商都有销量榜,粉丝都不愿意自家爱豆排名落后,疯狂草起专辑销量。2007年,张杰粉丝完成了漂亮的一击,把刚参加完快男的他送上某书商网站年度音乐畅销榜第一名。
节目先让粉丝pick喜欢的选手,人气选手c位出道后,自然有品牌找上门来,这时数据粉氪金粉都不能输,一定要稳住爱豆的人气地位,以保爱豆后续有更多资源找上门。
如果爱豆不是c位出道,那也不能松懈,网上有各种资源榜单,都是要刷的,为爱豆抢资源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爱豆随时会掉流量的危机感,而只要“做点什么”就能帮爱豆稳住江山,还有什么好say no的呢,做就是了。
可没想到,还有人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随便碾压一切,这题对只会拿任务做作业的粉丝来说显然超纲了。
当年李白都曾记下民间为韩朝宗打call的call本——“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到民国时期,梅兰芳大师也有自己的后援会章程,按时召开例会,还举办论坛。另有知名媒体人作为笔杆子,在报社、杂志、梨园等处完成“打投”和“控评”。
甚至老板们状态不好,台下观众还会用call声转移注意力,避免场子砸掉……
拿大家熟悉的TVB来说,从1981年起,TVB就有一个名为《劲歌金曲》的节目。
全称Jade Solid Gold,可比古巨基的歌《劲歌金曲》历史悠久得多,至今还在播出,算是全球最长寿的华语类音乐节目了
这节目最开始就是做打歌平台,播MV和让歌手唱歌、做访谈,不管你是乐坛小萌新还是老前辈,出新专辑要安利主打歌,都得来上节目。
后来节目越做越大,办起了《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之后又搭配了专门有投票、积分和统计冠军歌曲的《劲歌金榜》,大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和歌手之间的竞争戏码。
20%公众投票,20%大会评审投票,60%无线音乐统筹委员会投票,和《乐队的夏天》配置很像对不对?只是比例不同
但也因为TVB票数不公开,导致黑幕疑云重重。当年闹最大的,要数谭咏麟的“买奖”事件。
这令谭张粉丝进入势成水火阶段,两方迅速撕x成大型,据说还有粉丝一言不合和对家大打出手。
到1988年,谭咏麟突然在颁奖典礼上宣布不再拿奖,据说就是和“买奖”传言有关。
后来这节目公信力直线年林峰三连霸获得“亚太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当时我还以为电视坏了在重播……
而周杰伦所处的华语流行音乐黄金期,也有各种唱片销量榜单,还衍生出打榜的黑暗势力——“买榜”。
简单给年轻粉丝介绍一下,当年台湾省有一位“天后”推手陈泽杉,早年开挂般地为华纳开辟出那英、郑秀文、萧亚轩、孙燕姿、张惠妹的“天后宫”局面。
之后他过档EMI,蔡依林、孙燕姿、张惠妹三大天后又继续跟随他,他也乐得在各位天后身上加大预算狂砸宣传,旗下艺人专辑一出,纷纷在音乐榜上名列前茅。
误伤蔡依林,周董倒说了,和她依然是好朋友,如果“她聪明就会懂”,基本把陈泽杉盖章得死死的。
这事导致陈泽杉身心事业严重受创,后来他倒在采访中承认周杰伦说得对,称他只是说出了唱片的生态。
这种戏码是不是看着很熟悉?打榜、买榜、草流量、饭圈撕x……大触们玩起来可是天天能上热搜的程度。
虽说也是顺应贵圈生态链,但无论谭咏麟疑似“买奖”还是周杰伦怒怼“买榜”, 至少能看到当事人和粉丝对于“流量掺水”都是耻辱的——可不像现在这般约定俗成。
说到底,流量和真正的国民明星之间是有一条马里亚纳海沟的,他们的粉丝之间也是。
现在许多小朋友接触贵圈太晚,没有经历过那个接近“自然流量”的时代,其实过去上千年里“饭圈”的核心始终是作品,所谓“流量”只是它的副产品之一。
譬如“谭张之争”或周杰伦时代,流量的表现形式大概是白金唱片销量,是万人演唱会连开二十场仍场场爆满,是票房或收视率保障……
那时的数据,是基于作品建设的,周杰伦的《依然范特西》全亚洲卖出300万,因为他这张专辑制作真的优秀。
流量的好处是简洁直观,在数字经济的时代里,人们可以更精准地掌握流量数据,也有更多的手段把它变现——只是今时今日,它已无法参考艺人和作品的本质价值。
打个比方,《学猫叫》这歌流量再大10倍,也就算个MBA案例,和艺术没有一毛钱关系。
大家都约定俗成,就像陈泽杉说的那样,有一个人开始作假了,其他人也要跟着作假……
毕竟创造好作品太难了,如果能跳过“作品”直接拥有流量,不就可以赚快钱了吗?
流量可以从人设来,可以从曝光率来,可以从水军来,甚至可以直接买……唯独从作品中来最慢也最艰难。
但流量粉安利爱豆,只能说:“我哥的数据很能打。”因为流量们有的国民度不够有的实力不足,要夸也只能往颜值或数据夸夸了。
最终,没作品的爱豆只能贩卖颜值和人设这种快消品,容颜会老,人设会倒、情怀也会消散,那一天爱豆能留下什么呢?
借助信息技术,粉丝和他们的“爱豆”之间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强联系。饭圈不再圈地自萌,不再是接受和追捧偶像,而是参与制造偶像——他们维护偶像的人设、研究经济公司的策略优劣、参与制造数据,甚至不断手撕经纪人。
我喜欢这爱豆不是因为某种艺能,而是因为羁绊,粉丝参与了偶像的制造过程。有个概念叫“养成”,粉丝参与制造偶像,而资本参与“养成”粉丝。
我认为这个结果并不好。有时我们会觉得有一部分粉丝被“洗脑了”——爱豆作为他们的作品,需要扬长避短,流量能赢过周杰伦为什么要比歌呢。
为什么饭圈唯流量?因为多数时候爱豆只有流量,别无所长。“哥哥只有我们了”,还真是个事实……
这并不是好事,流量这个副产品被“扶正”以后,整个运作的模式是倒置的,反专业化的。
圈子的“唯流量”由资本助推,被粉丝响应,几乎成为大势,但这个模式不符合最基本的专业逻辑,没有作品艺术价值作为基础,所谓流量就是空中楼阁。
不断强调流量概念,不正说明饭圈对自己的作品(爱豆)其实从来都不自信吗?爱豆没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粉丝也会觉得空虚。
当一时的“顶流”也许很风光,可是饭圈在创造“作品”的时候,难道不该有更高的追求么?
周杰伦绝不是一个古早的“流量明星”,他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然超越时代,超乎“流量”概念之上,这是被时间证明了的。他所依靠的也不是“核心饭圈”,凭优秀的借作品,有更深厚的土壤可以供他发展。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