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仅有板着脸的严肃模样,也有幽默风趣的一面。可以说,一场“搞笑诺贝尔奖”就是一场拓展和开发人们科学智慧的盛宴,看似幽默搞笑的获奖作品何尝又不能给促进人类进步的科学创造带来丰富的启迪。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六大领域(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尽管也被冠以“诺贝尔”的名头,“搞笑诺贝尔奖”却是地地道道的“无厘头”,整个评奖、颁奖甚至包括领奖,无不充满着幽默搞怪,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每位获奖者可以领取高达10万亿津巴布韦币的奖金,但折合成我们的人民币才只有一毛八分钱,这本身就是十足的搞笑。
按说,对于这样每年一场导怪搞笑的“喜剧晚会”,一定会让各领域真正获得过“诺奖”的世界顶级大咖们不屑一顾,然事实正好相反,每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不但都吸引着世界各地诺奖得主广泛参与,甚至连颁奖仪式现场的“保洁”都由曾经的诺奖得主“客串”,这些曾经蜚声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改往日的严肃庄重和不拘言笑,身着五花八门的服装和搞怪天赋,甚至还会与台下的观众“打成一片”,让“科学家”这一严肃严谨的身份完全融入了现场观众之中,科学不再是令人普通人仰慕的高深莫测,而是通过这种搞笑方式,激活了大众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如果把“搞笑诺贝尔奖”单纯理解为科学泰斗与普通观众之间的互动搞笑聚会,那未免过于肤浅,我们坊间有句话叫“无利不起早”,让科学泰斗们迷恋并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研究,在普通观众看来未免过于枯燥和单调,诺奖得主聚在一起,用这种幽默搞笑的颁奖和很多看似极度夸张甚至毫无实用价值的发明来吸引社会大众的参与和互动,不但能让科学泰斗的研究拓展思路,带来某种“灵感”,同时更能让现场观众在笑声中获得思考和激发对发明创造的兴趣,拉近普通人与科学和科学家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一场“搞笑诺贝尔奖”就是一场拓展和开发人们科学智慧的盛宴,看似幽默搞笑的获奖作品何尝又不能给促进人类进步的科学创造带来丰富的启迪。
科学本身就是勤奋者给“懒人”的创造,原本就需要有“异想天开”的探索精神,很多科学成果无不来自最原始的思维幻想,纵观最近几届“搞笑诺奖”的获奖项目,看似荒唐甚至用我们的话说是“纯属无聊”,比如2015年生物学奖:一个想成为山羊的奇男子,研究人类如何自制假肢以便混在山羊中过日子。乍看发笑,过后深思,正所谓“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如果人类能够真正实现与某些动物之间的“沟通交流”,甚至能“混在动物中过日子”,对于整个地球环境生态的保护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而诸如此类的获奖作品也是不胜枚举。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