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冷笑话 » 正文

还记得20年前的《故事会》吗?广告不堪入目简直是个纸上暗网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2-12-24 属于 冷笑话 栏目  0个评论 22人浏览

  在智能手机和网络还没全面普及的20多年前,可以说是电视和纸媒的天下。那时候的人们出趟远门,遇到时间太长的情况怎么打发时间呢?随便在一家报亭买几本杂志就OK了。

  在所有的杂志里面,又小又薄的《故事会》无疑是非常受欢迎的典范,很多人不管是在赶路、坐车、上厕所,甚至睡觉前,都会翻翻《故事会》上的故事,打发时间。

  《故事会》这一杂志,不但便于携带,里面的内容还十分的丰富。有武侠小说,有警匪故事,有志怪趣闻,还有很多笑话。《故事会》的风格也很符合普罗大众的口味,通俗却不媚俗,甚至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然而,2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故事会》,会发现《故事会》杂志内容之外的故事,也同样很有意思。比如,《故事会》是怎么来的?《故事会》后来又为何被誉为纸上“暗网”呢?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召开时,毛主席提出要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人民群众能正确识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

  自此以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被提了上来,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编讲革命故事就成为了这一活动的重要形式,为此上海专门举办了3期故事员培训班,培养故事员和故事作者,到了当年年底,上海就有了2000多名故事员。

  1962年12月,上海文出版社戏曲编辑室副主任顾伦与编辑李中法一起去常熟出差,发现当地的故事活动搞得很热烈,大家都在讲根据现代戏曲、电影、小说等改编的新故事,讲故事的是农民,听故事的也是农民。

  顾伦和李中法考虑到,故事活动搞了这么长时间。故事员手里的材料越来越不足,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旺盛的需求,他们决定创办一个专门讲“新故事”的刊物:《故事会》。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讲故事、听故事,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水浒、西游都是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故事,之后被整理成文。

  不用讲什么排场,1个人是听,100个人也是听;不用什么舞台、道具,也不用化妆,随便找个地方一站、一蹲、一坐,就能开讲,在乡土田间能讲,在政府大楼能讲,在工厂里面也能讲。同时,还不收钱,兴之所至就来一段,自然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现在时代不同了,人民需要新的故事,问题是作为全国第一个讲“新故事”的刊物,各方面都不成熟,稿件来源就是一个问题,故事员们口头上讲故事没问题,但一转换成文字就显得干巴巴的了,一些方言口语转换成文字之后,读起来也显得拖沓。

  当时的人们有个习惯,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了,就学习伟人著作。在翻阅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之后,《故事会》的主创人员下定决心,既然没稿子,那就改变方法,走出编辑部,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跟广大人民群众学习。

  就这样,主创人员扛着足足30多斤重的老式录音机,来到农舍、田间、工厂车间、文化宫、弄堂、文化馆,了解人民群众是怎么讲故事的,和他们的欣赏习惯。

  “新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品种,想要创作出来并不容易,还得要“反复加工”。

  比如后来发表在《故事会》第七辑上的《两个稻穗头》,原本是一个农村知识青年根据一个选种专家的事迹,和人民群众对选种不重视的现象改编而成的故事。

  故事写出来之后,放到了县故事创作座谈会,大家觉得这故事受限于真人真事,显得比较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添加了很多细节,让故事更加的曲折、离奇、紧凑。

  同时,故事并不是说发表完了就完了,毕竟写出来是为了让故事员跟人民群众口头叙述的,故事写出来之后,要在各地的故事会串大会上进行试讲,一般故事员在上面讲,编辑在下面听。

  故事员在试讲过程中,如果在原故事情节上有了“进一步发挥”,编辑也会记下来,充实到故事情节中去。

  也正是因为故事会的内容很贴近人民群众,当1963年7月《故事会》第一辑出版时,当即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正愁没有故事题材的故事员们也很高兴,称这是“雪中送炭”。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故事会》经历了停刊、改名《革命故事会》等历史事件。

  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制定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路线和方针。

  也正因此,1979年1月,《革命故事会》前面的“革命”二字也被拿下,重新改名成了《故事会》,新的《故事会》封面上的刊名是专门请上海书法家周慧珺写的,这三个字至今也在沿用。

  新年都要有新气象,更何况是基本上算得上“新生”的《故事会》。新的《故事会》相较于过去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动,除了仍然采用创刊时期的小三十二开大小,文风仍然以贴合人民群众为主外,定位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故事会》的风格由原先的政治宣传的“教科书”,改为了寓教于乐的“休闲故事”。

  《故事会》不再像过去那般以讲大人物、大事件类的革命故事、斗争故事为主,开始主讲当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故事,同时刊登各种传统的中外故事,故事栏目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分成了“新民间故事”、“笑话”、“土特产故事”、“科学幻想故事”、“风俗故事”等栏目。

  进入80年代后,国内的大环境开始出现极大的变化,文艺机构体制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出版社开始由“单纯的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有了极大的自主权。而国务院后来也专门发出通知,除了少数的期刊外,剩下的期刊全都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很多的出版社为了生存下去开始向往常看不惯的通俗文学靠拢,直接导致社会上通俗文学书刊增多,仅1984年下半年,社会上就多出了六、七十种故事类刊物。

  也正因此,虽然1985年《故事会》进入了创刊以来的巅峰,“创造了世界期刊单语种发行的最高数”,但在第二年《故事会》的订阅数量就开始下滑。再加上自1985年年底开始,《故事会》的价格从两毛四涨到了三毛,《故事会》的销量一路走低,进入1988年后还亏损了。

  穷则思变,《故事会》开始为应对市场的挑战做准备。比如由原来的上海统一发行三省一市(江、浙、皖、沪)的局面,改为按省、市分点发行,并增加分印点。主动向上调价,从三毛涨到三毛五。

  1986年时,《故事会》联合自然博物馆搞了“首届故事会优秀故事作品大奖赛”,自1988年开始这大赛每年举办一届,而且给予丰厚的奖金,比如1993年时“一等奖”的奖金达到了足足3000元,这在当年也是一笔巨款了。

  同时,《故事会》的编辑人员也没有忘记过创刊初心,牢记《故事会》是“一本专门发表故事这一口头文学作品的通俗性刊物”,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茶余饭后互相交流提供更多有趣的话题。

  “时间过得真快,似乎刚刚站到台上……希望各位在今后的合作中,更加多多关照……我们诚惶诚恐地等待着各位的评判。”

  这种把姿态放得很低,将读者当做上帝的行为,显然是很少有纯文学期刊能够做得到的。

  靠着各种面向市场的措施,《故事会》成功翻了身,1995年第5期的《故事会》发行了423万册,荣登全国期刊发行量榜首。

  要知道,在当时我国发行量达到100万份以上的纸媒,连同报纸在内,也才只有10家而已。当时,《故事会》的销售洋码达12亿元,占了上海文艺出版社销售洋码的一半,利润占了全社的62.5%。

  1993年,《故事会》开始和各方企业进行合作,接洽广告业务,刚开始,广告内容还都是xx电器厂,xx速记教育之类的广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故事会》上的广告逐渐变得“奇怪”了起来。

  当时,国家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比现在,在《故事会》上就刊登着各种暗含着色情、赌博等内容的违规广告,在一些地方甚至还有一些尺寸较大的桃色图片。

  要知道,《故事会》的受众可不只有成年人而已,对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也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虽然很多青少年买《故事会》主要是看故事和笑话,对花里胡哨的小广告并没有什么兴趣,就算是看到了,也因为羞耻心的影响迅速翻页。

  但是,世事无绝对,总会有那么一些好奇心比较旺盛的青少年会去尝试。比如,曾经有个青少年就按照小广告的联系方式,花了一个学期的零花钱,想买一把“陈浩南同款砍刀”,当然,他至今也没收到货。

  也正因此,当当年看《故事会》的人们长大之后,回过头来再看《故事会》上那些奇奇怪怪的药品、赌博工具、带着淫秽色情信息的各类“工具”的广告时,都不禁高呼,这不就是个纸上“暗网”吗?

  当然,那时候《故事会》上也是有相对比较正常的广告的,比如“彩铃排行榜”,1元1款的小游戏之类的。

  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人家里没电脑,只能玩父母的手机,问题是非智能手机上的游戏有限,看到这种“1块钱1条”的小游戏难免心动,如果真的尝试了,恐怕父母的话费很快就要花光了。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备受追捧的《故事会》也因为网络时代的冲击,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上面的奇怪小广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除非是刻意前往报刊、旧书店、旧书摊寻找,想要找到一本纸质的《故事会》还真不容易。

  不过,虽然《故事会》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它曾带给过我们的快乐却从未被忘记。

  曾经的读者不会忘记那个叫做“阿p”的人,他虽然有些不良习性,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但却正直、朴实。

  他见不得事件不平事,但却对自己的缺点一无所知,就算最后出洋相了,也往往以自嘲结束。

  读者也不会忘记,《故事会》上那些或感动,或惊悚的故事,脑海中时不时地就会闪现出一些相关故事情节。

  现在的孩子们,手里有了智能手机,小小年纪就接触了网络,能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但也相对的,他们也更不容易获得满足,没有我们小时候那种单纯的乐趣了。

  未来他们长大之后回忆童年时,讨论的将是网络游戏、动画之类的东西,至于《故事会》,可能终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标签:故事会笑话,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