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我们这里有经典段子,搞笑段子,经典语录,冷笑话,搞笑笑话,心情短语,暖心的句子,专门给你看各种段子的网站!
你的位置:首页 » 冷笑话 » 正文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dzgoadmin 发布于2022-12-17 属于 冷笑话 栏目  0个评论 24人浏览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共一大7月23日召开,为什么建党日却定在7月1日?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王凯)中国成立于何时?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小学生都可以随口答出。1921年7月23日,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诞生。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共诞生于7月23日,为什么党的生日却定在7月1日呢?

  回溯中共早期历史,或许可以从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一窥端倪。众所周知,中共一大召开期间经历了怎样一番惊心动魄,会议的机密性以及期间的仓促转移,导致会议的第一手纸质记录不甚丰富。

  在中共成立初期的数年间,全党一直处于极为困难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根本没有条件和机会去庆祝党的生日。此外,斗争中相关与会人员的牺牲与大浪淘沙,再加上中央档案资料的遗失损毁,也为多年后中共欲还原那段重要历史时遭遇困难埋下了伏笔。

  1938年,抗日根据地举行纪念建党17周年的活动,需要确定中共诞生的日期。当时在延安的一大代表有、董必武等人。由于年长岁久和记录资料不足,他们只能回忆起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确切的日期记不清了,最终商量将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也正是这一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诞生廿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这是全党第一次大规模地纪念党的生日,也是中正式规定“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此后,在7月1日纪念建党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而经过反复考据和论证,专家们最终确定中共一大是在7月23日召开,则已经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建党日期”与“建党节”两个时间的不统一,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共百年来经历过多少挫折与磨难。正是一次次濒临绝境中的淬火,一次次万险千难中的锤打,才让她最终百炼成钢。中国的历史无数次证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早已成为她的“习惯”,写进了她的“基因”。

  其实不论是7月1日也好,7月23日也罢,对于全体中共党员和所有中国人而言,最值得牢记和思考的并非某个具体的日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因此,读懂7月1日和7月23日背后的“数字密码”,可一窥中共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读懂无数先辈仁人无悔付出鲜血和生命的缘由,明白人为什么时至今日仍能不忘初心和使命。

  再回到当下,当外界惊讶于中国创造的“脱贫奇迹”,不解于中国为何能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表现如此优异,我们也能够给出更加准确而自信的答案。(完)

  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团拜会”也就是“团体拜年会”,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新年酒会,但通常更具官方色彩。春节前夕,中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都会开展“团拜”。

  据亲历者后代回忆,“团拜会”始于延安,由倡导。为杜绝送礼、不因拜年影响工作,便在年前将大家召集到礼堂,每人一杯清茶,开展“团拜”,无酒也欢。

  “团拜会”是中共的一大创造,既传承了习俗,也倡导了清廉之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元旦团拜会上督战“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在党史中留下浓重一笔。

  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举办的春节团拜会几成定制。春节前夕,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和党内同志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聚一聚、坐一坐,共迎新春,送上祝福。

  “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人民日报》曾对1982年的团拜会这样报道,“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今天没有摆糕点、烟糖。”“大家一杯清茶,互相问候和勉励……”

  对于一个注重“礼尚往来”的民族来说,民间拜年断不会“空手而来”,而中国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物质积累日厚的现在,却在年节之时始终倡导、约束党员,保持“清茶一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从中共坚持的这一杯清茶之中,至少可以解读出这四个关键词。

  一则“清”,茶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清新高洁”的意涵,一盏清茗寄托的是山高水长的君子高义。无论是党内交往,还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国一直倡导的是喻于义的君子之交,是“清”“亲”二字。

  二则“简”,“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轻车简从、精简会议文件、精简接待、精兵简政。一个个“简”字是中共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改善作风的努力。

  三则“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历过筚路蓝缕的中国人,在国富民丰的今日,仍恒念物力维艰,在党内绝不允许奢靡享乐之风,并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

  四则“惕”,“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已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的中国,深知“最大威胁就是腐败”,以零容忍惩治腐败,在每一个细节强调党风廉政,正是这个执政党的忧患意识所在。

  “一杯清茶”从多个维度彰显出这个百年大党的文化气质,不失温度的君子之风和对清新高洁的品格追求。

  延安时期起,中共就开创了用整风方式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成功范例。之后,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共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十八大后,更出台了包括“八项规定”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宣战。

  习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的首次考察,便以轻车简从的方式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他这样告诫全党。(完)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百年中共与千年小康,为什么今天能“相遇”?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从两千多年前《诗经》里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此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穿中华民族千余年的追求,最终由成立100年的中国圆梦。

  追根溯源,这始于一个民族持续千年的接力。自《诗经》起,儒家的“是谓小康”“大同世界”,南北朝的“世外桃源”,明代的“斯民小康”……经历治世与乱世,中国两千多年里,这一理想之境从未长久地真正实现。

  近代内忧外患的中国,更让“小康”成为一种奢望。然而时代却未曾桎梏住那些仁人志士的向往——梁启超心中的“雄飞时代”,李大钊向往的“青春之国家”,方志敏憧憬的“可爱的中国”……以至于有人这么感慨:今日全面小康的中国,不正是他们当时为之奋斗的中国吗?

  历史总是有着向前的脚步,中共接过了“小康”的接力棒,将它由一个“诗与远方”的理想概念,具象为一个政党的执政目标,细化成一套可供实施的操作方案。

  1979年,在一次会见外宾时,首次使用了“小康之家”的表述,以指代“中国式的现代化”。

  这一结合传统文化的表述,成为“小康”在中共心中具象化的初始。此后,“小康”就用来描述一定程度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水平。继而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成为中共首次为“小康社会”设定的时间目标。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中共将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科学划分、适时调整为三个主要阶段:经过长期努力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注重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其与自身的成长密切关联。中共明确提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此后,这一目标被中共纳入“两个一百年”目标中,成为外界熟知的“第一个百年目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习如此强调。

  为此,中共发起了一场长达8年、向贫困宣战的“战役”,最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在极短的时间内让近1亿人口摆脱贫困。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习在今年2月庄严宣告。

  今天,在庆祝中共成立100周年之时,习又一次对外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解决千年绝对贫困,取消千年农业赋税,实现千年“飞天”之梦,圆梦百年奥运,打造雄安千年大计……中共一如习所描述的:“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但这个政党又是如此“只争朝夕”,在下定决心和科学谋划后,她总是争分夺秒,时不我待。也正因如此,自成立后,中共能带领中国走上一趟趟“圆梦之旅”。

  75年前,两位美国记者在深入中国红区采访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并用他们的意志唤起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今天,这一结论仍然适用,用习的话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举行庆祝大会的广场西侧不远,中南海正门,一行金色的大字似乎定格着时光的永恒。是那五个字:

标签:十万个为什么,

请输入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段子狗,我们不生产笑话我们只是笑话的搬运工
站长推荐的文章
最新评论